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前言: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需求越来越广泛且迫切,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为了更好的了解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课题组开展了面向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的调查。根据调查方案,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大数据调查两种方法共同进行,其中采用问卷调查的企业105家,采用大数据调查的企业100余家,调查对象覆盖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7个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西、上海、山东、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辽宁等地区。调查样本具有广泛性和典型性。
一、 人工智能产业代表性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1.企业性质
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国有制企业9家,集体企业1家,私营企业68家,外资企业1家,合资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20家,其他类型企业3家,其中私营企业占比最高,占62.39%。知名企业包括华为云计算、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
2.企业技术领域
(1)人工智能技术已发展为成熟的应用开发技术
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属于应用层(商业化解决方案)的企业35家,技术层(技术开发与输出)的企业14家,基础层(算力算法)的企业4家,行业组织或协会等第三方机构4家。同时具有4个类型的企业3家,同时涉及应用层、技术层、基础层业务的16家,同时涉及应用层、技术层业务的25家,同时涉及应用层、基础层业务的1家。
应用层和技术层的企业占比最高,分别是76.15和56.88%。基础层的企业占比相对较少,仅为25.69%。这些数据说明目前的人工智能行业中,大部分是采用成熟技术进行应用开发,为市场提供解决方案,而从事算力算法等基础研究和开发的公司较少。
(2)被调查企业多数存在于技术性较强的领域
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中,从事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占比相对较高,其次是围绕计算机视觉、互联网/电子商务、算法模型、智慧安防、自然语言处理等业务。这些基本都属于技术性较强的领域。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智备、智能穿戴、智慧医疗、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业务也有一些分布,但占比相对较少。这些业务基本属于应用相关性较强的领域。
(3)被调查企业多为跨领域经营,业务体现融合属性
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在经营领域上,绝大部分企业的服务领域都是不同业务组合,极少有完全一样的。所以,当前人工智能企业涉及的业务领域很广,也说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发挥作用。
二、人工智能产业代表性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从业情况
1.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情况
本报告选取100家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业进行了2023年第4季度的人才招聘信息大数据分析,共计采集1038个岗位,需求岗位人才规模16981人。在技术服务岗位类方面,岗位需求量较高的是安全专家(29.19%)、ERP实施顾问(24.22%)和销售顾问(11.80%)。在技术支持岗位类方面,岗位需求量较高的依次是技术支持工程师(36.65%)、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18.94%)、安全研究员等(10.56%),其他岗位类具体情况见下表。就紧缺岗位的紧缺类型而言,紧缺岗位呈现以流动性紧缺为主的特征,反映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在市场上的流动性较大。
2.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从业现状
(1)企业多数人才为本科及以上,仅不到半数企业存在大专人才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参与调查企业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员工的主要来源是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占比达92.66%,其中仅选择“本科及以上毕业生”选项的有42家企业,选择“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与其他选项组合的有56条。选择中包含“中职毕业生”的有6条。这些数据说明,人工智能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是较高的,大专以下学历的就业机会很小。
(2)系统架构工程师、模型开发工程师等岗位薪资最高
代表企业紧缺岗位的平均薪资为27137.36元,整体岗位薪资较高,体现出行业岗位紧缺且对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其中,系统架构工程师和模型开发工程师的平均薪资均超过40000元,这类紧缺岗位薪资较高,主要与工作难度、工作强度、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芯片工程师、模型训练工程师、数据处理工程师和软件产品工程师平均薪资集中30000-40000元,这类人才也相对紧缺,受到行业的重视。
(3)岗位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区域
从紧缺岗位的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市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最多。北京作为招聘地点的比例高达47.25%,远超其它地区,居于首位。其次是广东省和浙江省对人才需求比例分别为18.59%和12.68%。福建省、山西省和四川省对于人才需求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0.74%、0.29%和0.09%。从各区域对人才需求比例来看,与产业发展规模分布基本相一致。
3.人才未来岗位变化特点
(1)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产品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等需求较多
2023年,人工智能百强企业呈现出多元化技术岗位类型和高质量技术岗位需求,技术类岗位是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构成,人才需求规模总计约1万多人。岗位需求人数最大的是应用开发工程师,规模占比28.16%。其次是软件产品工程师和系统运维工程师,规模占比分别为12.73%和10.34%。相比之下,芯片工程师和模型训练工程师的人才需求规模占比较少,分别为1.32%和1.09%。
从整体技术领域来看,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产品工程师和系统运维工程师需求规模占比和紧缺度都比较高,是目前劳动力市场需求最紧缺的技术类人才。模型开发工程师和解决方案工程师需求规模占比相对较大,反映出目前市场上对此类人才需求数量较多,而项目经理的紧缺度较高但需求规模相对有限。
(2)需要应届毕业生进一步提升公文写作、自主学习和技术改造创新等能力
调查收集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改造创新能力、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写作能力、劳动纪律和敬业精神、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意见。评价为强或差的占比都很少,绝大部分企业认为毕业生在以上方面的表现是较好或一般。其中岗位适应能力、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劳动纪律和敬业精神等方面较强,解决问题能力、改造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写作能力、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3)企业需要更多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除以上调查内容外,还调查了企业对校企合作形式的意见、员工培训等内容。数据显示,“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培训”是企业最认可的校企业合作方式。绝大部分企业对新入职的员工要进行培训,还要做不定期再培训,对员工有学历提升的要求。同时最希望学生在学校能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结论
人工智能行业代表企业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在断增强,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巨大,成果显著。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各个行业,在各领域持续深入的应用使人工智能加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其本身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和高度交叉的复合型学科,范畴广泛而又复杂,技术的发展需要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深度融合,未来的人才需求不仅需求量大,而且方向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因此,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要具备技术融合、行业融合的能力,同时要能创新。这就需要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院校对标行业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标准,向社会交付更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人工智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教中心专项课题《行业 人才供需匹配分析谱系图》的子课题《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需 匹配分析谱系图》(编号: RCXQ202307) 、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课题(BDEC2022619062)、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化课题研究项目(TX2020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