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融合技术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杜科林1 高焕玲2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

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的空中测量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实景三维数据;而BIM模型则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模型。将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加强项目的可视化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基于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融合技术成为建筑和测绘领域的创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

BIM模型、无人机、实景三维

正文

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课题倾斜摄影实景三维与BIM建模融合进行区域地形图测绘(课题号为:Y202045284

1引言

在建筑领域,无人机技术通过搭载光学相机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能在空中迅速采集地理信息,生成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有效支持建筑工地监控、环境影响评估和灾后重建。与此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因其数据集成和可视化优势,已成为工程管理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将无人机的实景数据与BIM技术结合,不仅优化了现场管理,也提升了设计与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目前,融合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技术正成为研究的焦点。该技术结合了两种模型的优点,不仅展现了现实世界的细节,还利用了BIM的信息管理功能,提高了设计和施工管理的效率。尽管如此,当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特定案例,缺乏广泛适用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广。此外,精度控制、数据处理速度、系统兼容性和平台集成等方面也存在挑战。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优势与挑战,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研究将关注数据采集、处理和模型融合等关键环节,挖掘两种模型融合的潜在价值,实现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的高精度和高效率。

2理论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实景三维模型创建的一种高效、高精度手段。同时,建筑信息模型(BIM),一种融合了丰富建筑物信息的多维信息模型,正在成为建筑行业的新标准。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融合,不仅实现了对建筑全貌的快速高精度捕捉,也极大地优化了建筑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的信息支持和决策过程。

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两者的数据和结构特性,以实现信息的无缝连接。无人机通过搭载高清相机、激光雷达等摄影测量装备,从多个角度获取高分辨率的建筑及其环境影像,这些通过计算机视觉和光子测量学转换成点云数据,再加工成实景三维模型。而BIM模型则提供了建筑的几何形态、材料属性、成本信息及其生命周期的多维数据。融合的关键在于点云数据与BIM几何模型间的精确对齐和属性信息的有效整合。

实现这种融合技术主要依赖于点云数据的分类、特征提取和匹配技术。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降采样和分割,剔除杂乱无关信息,保留建筑的主要特征。接着,利用算法提取边缘、平面等几何特征,并生成特征描述子,这为数据融合打下基础。之后,通过匹配算法,将点云模型中的特征与BIM模型的元素进行精确匹配。此外,还需要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以确保模型的精度和完整性。

由于实景三维数据BIM模型数据的不完整,旋转错位,平移错位等问题的出现,对局部三维模型和BIM模型进行配准才能获取到完整的融合模型。一般三维数据中含有大量的离散点,并且每一个点处于一个独立的坐标系中,配准的过程原理就是通过查询到不同点云中的重叠区域的对应点对解算出刚性变换矩阵,使得两个模型PQ对应点对的距离和最小,将目标模型变换到参考模型统一的坐标系统下即需满足以下函数

综上所述,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融合技术在理论和实际应用层面具有广泛的价值和巨大潜力。通过对该融合技术的原理与关键技术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尽管面临许多挑战,但只要不断优化技术方案,针对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改进,必将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技术将为建筑领域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3实证研究设计

3.1数据采集

在本研究中,设计的实证研究方案以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融合技术为核心,旨在探究二者结合的可行性与效益。实证研究首要的是确定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无人机搭载高精度摄像头,在飞行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多层次拍摄,收集建筑和环境的实景图片,进而利用摄影测量学原理,恢复出实景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在此过程中,考虑到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和影像的清晰度,必须对无人机的航线进行精心规划,同时,要确保拍摄覆盖面的全面性和重叠度的足够性,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1 原始数据

3.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阶段是将采集得到的原始影像转化为可用于融合的结构化信息的过程。首先通过影像预处理,消除图像的噪声和畸变,接着使用像素点匹配和立体重建技术生成点云数据。之后进行点云的优化与稠密化处理,这一步骤对确定物体的精细结构特别关键。最终基于这些处理过程,构建高精度的三维实景模型。此外,必须考虑到与BIM模型对接的需求,对实景三维模型的数据格式和结构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够与BIM软件兼容。

 

2 实景三维模型

在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的环节,核心在于实现两种模型数据的高效对接与整合。具体方法包括建立公共的参考坐标系统,以实现几何数据的统一。然后依据建筑物体的结构特征和空间位置的相似性,采用算法进行模型配准。在此基础上,通过算法分析模型间的差异,整合双方数据的同时进行优化,完成无人机三维实景模型到BIM模型的准确映射。

在实验准备阶段,需对所选建筑进行详尽的现场调查,包括环境特征、建筑结构的复杂性等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无人机的飞行方案和摄影参数,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同时,要对现有的BIM模型进行仔细分析,明确其在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需求和问题。

 

3 BIM模型白膜

4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通过实证方法探索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期提高建筑领域中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实验的具体过程是首先使用无人机进行实景拍摄,获取现场高清照片和视频资料。随后,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将这些信息重建为三维模型。最终,通过二次开发的第三方平台,将重建的实景三维模型与预先构建的BIM模型进行有效融合。

在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的环节,核心在于实现两种模型数据的高效对接与整合。具体方法包括建立公共的参考坐标系统,以实现几何数据的统一。然后依据建筑物体的结构特征和空间位置的相似性,采用算法进行模型配准。在此基础上,通过算法分析模型间的差异,整合双方数据的同时进行优化,完成无人机三维实景模型到BIM模型的准确映射。我们还需要对融合后的模型进行细致审查,确保其在结构与功能上均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

 

4 融合后模型

在模型融合阶段,本实验采用了基于特征匹配的策略。通过分析BIM模型的几何和拓扑结构特点,选取关键的参照点进行匹配,实现了两个模型的准确对接。此外,为了提高模型融合的准确度和实效性,还采用了多项优化技术,如融合算法中加入冲突检测和解决机制,保障了融合后模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实验结果显示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结合,具有直观和高效的优势。通过实时更新三维模型,建筑管理人员可以迅速把握项目进展与问题点,提前预警和决策。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在复杂环境下,特征点匹配的难度增加,容易出现模型融合的误差。此外,数据处理和模型融合的时间成本仍然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的融合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可能性和价值,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施工效率。当然,为了进一步推进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还需针对上述分析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寻找到更加高效、精准的融合方法。

5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技术的探讨和实证测试研究发现,无人机与BIM模型融合技术在提升建筑项目的透明度、准确性与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效益。具体来说,通过无人机捕捉的实景三维数据与BIM模型的结合,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出入,及早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在项目进度追踪和资源配置上,该技术的应用同样能够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管理。

融合技术的应用虽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融合过程中数据处理的复杂性,以及当前技术条件下高性能硬件设备的需求。在数据处理方面,无人机捕获的原始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需要高效的算法和处理流程以确保融合精度和效率。同时,硬件设备对实时处理与渲染大数据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关成本仍然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

本研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借鉴。通过总结融合技术的关键应用节点和效益,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有助于推动该领域内科研与实际工程的深度结合。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到大规模、复杂环境操作的建筑项目,本研究所论述的融合技术及其实证经验,能为提高项目的执行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无人机实景三维模型与BIM模型融合技术已逐渐成为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永无止境,持续的探索和改进才能进一步提升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和行业推广力度。未来工作在强化理论研究的同时,也需要紧密结合实践,将融合技术更深入地应用于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无人机与BIM技术融合在提升建筑工程领域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杨建强.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建筑三维模型重建方法研究.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11-15

[2]瞿钰.基于无人机的市政道路土方工程三维实景建模及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20-06-01

[3]彭晶.基于多感知信息融合的无人机定位技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20-06-29

[4]刘梦宇.无人机测绘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1-06-15
[5]张欣欣.BIM建筑模型与GIS三维信息系统的数据融合研究.广州大学,2022-06-01
[6]祁甲民.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三维建模技术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18-05-01

[7]易柳城.无人机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研究.中南大学,2013-05-0

[8]席敏哲.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的精细化三维模型构建及智慧园区应用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20-07-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