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检定相关问题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计量仪器;检定方式;问题分析
正文
引言
计量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若想要提升整体计量准确性以及计量效率,则要对各类计量仪器在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若想要提升整体检定效益,确保各项数据均能够保持准确性,则要在整合各类计量仪器的基础上把控各项数据细节,优化仪器测量精度的基础上,实现对各项仪器的精准调控。
1计量相关概念的内容概述
1.1计量检定概述
从计量综合发展成效上来看,现阶段国内所推进的各项计量检定工作主要以国家颁布鉴定资格证书的专业部门为工作主体,对各类计量仪器实际应用性能以及设备应用参数展开全方位采集分析后给出对应的数据检验结果。计量检定工作在推进当中主要为了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综合监测效率,而在工程科学领域当中,精准的测量结果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推动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相关工作者可整合计量检定的各项内容,通过对全方位监测并落实数据校准,在实现全方位提升当前检测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数据测量的综合应用效益。
计量检定工作在内容推进当中会涉及到多个工作流程,为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定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为各个行业发展提供助力,则要在定期开展计量检定的基础上对当前测量仪器以及设备的综合性能进行管控,依照国家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标准要求制定相应的检定周期和频率,对测量仪器或设备进行定期检定,及时发现并纠正测量仪器设备偏差问题的同时,提高当前计量仪器的综合使用效果以及数据可靠性。
1.2计量检定分类
由于计量检定工作在推进当中,会受到应用方向与管理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而产生检定方向上的偏差,目前计量检定主要被划分成强制性检定与非强制性检定这两类。在具体的检定工作应用与推进方面,则可以将其划分成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整体检定法,这类方式在日常应用当中,能够对当前计量器具的综合特性展开内容检定工作,强调综合应用效益的同时有着较为简便的操作方案,实现数据内容精准管控的基础上适量增加计量总量,以此来减少随机误差在其中的占比。第二,单位检定法,这类方式在实际应用当中需要对仪器部件进行一定的拆分处理,强调从小范围数据测量过渡到仪器整体的数据内容管控,配合数据内容分析来明确造成仪器误差的主要因素,判断当前仪器是否达到数据判定标准。相关工作者在推进计量仪器的数据管控工作时,往往会受到计量仪器数据管控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数据误差。由此,在进行计量仪器检定时需要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步骤进行实施,提高检定流程规范性的基础上提高当前计量标准。
2计量仪器检定当中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
2.1检定机构规范性较低
相关工作者在推计量仪器的各项检定工作时,往往需要将各类待检仪器整合其中,配合实时数据监测来明确各项数据内容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将检定结果与最终数据进行内容比对。若当前检定结果符合国家所制定的各项规程规程标准,则可以判断当前计量仪器符合使用规范;若当前检定结果与数据标准之间存在有内容上的偏差,则要对仪器的各个部件展开综合筛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区域,为计量仪器检定流程的规范性提供保障。相关工作者在进行计量仪器的各项检定工作时,往往会将整体检定流程交给相关检定机构去推进,这方面工作会对检定机构自身所具备的综合工作能力与整体资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配合专业工作人员综合资质管控工作来提高检定机构本身所具备的工作科学性与合理性。
然而部分检定机构本身存在资质认证不达标的问题,使得整体检定结果可信度不足,为后续数据监测以及仪器检定带来较多不确定因素。计量检定需要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支持,但部分检定机构会受到自身资金分配方案以及设备迭代频率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设备相对陈旧、整体检定技术水平低下,无法满足计量仪器对检定设备精准度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最终直接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综合应用效益。规范的管理体系本身属于确保检定工作稳步推进的一项关键性保障,但是部分检定机构会因内部管理方案以及管理制度的影响而在检定设备维护方面出现问题,最终使得检定结果出现数据误差等问题。而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到位也是导致检定机构规范性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地区所设置的监督部门对计量仪器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有内容缺失的问题,整体管控力度不到位进而使得检定机构缺乏有效的工作监督指导方案,进而在推进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时极易产生仪器检定数据准确度不达标以及检定方式违规等情况,不适合计量仪器检定工作的推进需求。
2.2计量法缺乏实施细则统一性
计量仪器在使用当中所涉及到的计量工作本身会强调计量法的统一程度,而国内针对计量仪器的计量法实施细则依然缺乏对应的统一管理标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内对计量法理解不一致,最终导致当前检定方法、检定标准以及检定结果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在另一方面,若针对计量仪器的计量法实施细则长时间缺乏统一性,也会使得整体技术水平以及检定结果出现数据管控上的不稳定性。若长时间缺乏统一的计量法管理标准,也会使得后期计量仪器的检定结果出现持续性不稳定的问题。若缺乏统一的计量法规范,则后续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极易产生方法不一、评定标准不同等问题,对于要求高精度和可重复性的计量检定而言不具适用性。
2.3计量仪器检定流程缺乏细节性管控
计量仪器的各项检定工作强调细节处的管控与调节成效,无论是对相关检定工作人员还是检定的过程,均提出了较高的管控标准,只有将各项细节性管控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够在提升整体检定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当前计量仪器在应用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整合问题细节来筛选出符合当前工作需求的处理方案。相关工作人员在检定前,需要对仪器设备的状态进行调控,若当前设备非正常状态下,则要规避对其进行检定工作。相关工作者推进检定方面的工作时需要对各项操作和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管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定。但是部分检定机构极易出现内容管理不完整以及数据管理相对混乱等问题,最终使得检定结果的可溯性以及可信度受到影响。在另一方面,部分检定机构会受到自身运行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质量控制措施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等情况,使得当前检定工作在推进时极易出现数据误差的情况,最终影响检定结果的准确性。
2.4注意计量检定器具的使用性能
相关工作者在推进计量仪器的各项检定工作时,整体工作主要围绕对计量单位展开检验评估工作,明确当前仪器应用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内容的多方位管控。对这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能够明确,涉及到计量仪器的各项检定工作应交由专业部门全权负责,配合管理部门的各项监管调控来优化其中的各项细节性管控要求。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经相关机构审批和认可后才可以获得检定计量仪器的权利,其他机构不得对检定流程以及最终检定数据实行干预。对计量仪器展开检定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根据国家所制定的各项管理规范来调控细节性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其解决到位。若当前所使用的计量检定器本身存在有灵敏度较低以及数据检测精度不达标等问题,则会使得实际检定结果的准确性与综合应用效益无法得到对应的保障。计量仪器检定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类检定器具本身属于一类高精度测量工具,本身会对各项保养工作推进成效提出较高的要求,只有将维护保养落实到位,才能够在提升设备性能的基础上为计量仪器的综合检定提供数据层面的助力。但是部分检定机构缺乏对检定器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案,整体重视程度较低的同时极易使得检定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零部件受损等问题,最终降低检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5计量仪器使用方对检定工作理解不够深入
笔者接触过很多客户,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客户对检定工作简单理解成简单的检测工作,没有将其重视起来,导致经常提出各种“无理”要求:随意更改检定时间、数据调整也要求开具检定证书,甚至是未检要求出具检定证书等。
以上问题说明使用方对检定工作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检定工作的法制性认识不足,同时也说明市场监管部门、媒体等对计量检定工作宣传不够,
3优化计量仪器检定的对策
3.1逐步规范计量法实施细则
相关工作者在推进计量仪器的各项应用与管控工作时,若想要提高检定工作的实际推进成效,提高检定结果科学性与准确性,则首先要做的便是对整体计量法实施细则实现全方位统一。在具体的工作方面,计量技术部门要对计量仪器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在使用标准以及综合性能进行内容上进行调控,筛选出最为适宜的检定计量法从而为后续数据监测提供助力。若计量法实施细则在应用当中存在有内容不一致的问题,则会使得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检定机构在测量方法、标准和评定过程方面出现数据管控差异,最终影响检定结果的综合准度。而逐步规范统一的计量法实施细则可以确保在全国、行业范围内甚至国际范围内使用相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计量,进一步提高检定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可靠性。完成检定后,需要将当前检定数据与实际检定标准进行比对,明确其中存在的各类差异性问题并筛选出作为有效的调控方案。而通过统一的计量法实施细则规范,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使得各类计量仪器在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不断提升,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另一方面,统一计量法的基础上与国际计量法相互融合,能够在全方位提升计量法准度的基础上为计量的综合应用以及后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2提高仪器的综合使用性能
相关工作者在推进计量仪器检定方面的工作时主要将各类计量单位作为数据参考,明确实体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给出当前计量仪器的实际应用性能。从基础管控的角度上来看,相关工作者在推进检定方面的工作时,需要将检定工作全程交由专业检定机构负责,进而对检定部门自身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工作成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工作方面,若想要提升仪器的综合使用性能,则要对仪器本身所具备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改良,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与数据检测稳定性的基础上,确保其在各种工作环境下都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这方面工作需要相关工作者对当前计量仪器的内容设计以及生产制造方案展开优化,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其工作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适量提高针对这一领域的综合重视程度,增加对计量仪器的综合监管力度,为计量器检定工作提供相应的工作保障。计量仪器在使用当中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数据测量精度以及数据测量稳定性等方面的偏差,若想要全方位提升仪器的综合使用性能,则要在多方位改良仪器使用环境的基础上将各类保护措施整合到其中,减少外界因素对计量仪器数据监测功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3对计量仪器的检定方法进行细化管控
从计量仪器实际应用成效上来看,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本身便存在有复杂性相对较高的特点,因此对于检定机构要求应具有国家认可的检定资质。相关工作者在推进各项检定工作时,不但要为检定数据的准度以及综合应用效益提供保障,还要对整体检定流程展开相应的监督管控,将信息化管理方案整合到其中,提升计量仪器本身的综合应用效益。而对计量仪器的检定方法进行细化管控则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检定方法体系,这方面内容当中会包括对各类计量仪器的检定方展开综合归纳整理以及分类,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明确每种仪器的检定对象、检定步骤、检定条件以及评定标准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检定方法体系,才能够为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检定过程可能存在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因素,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有人为操作失误、仪器故障以及环境条件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此,需要相关工作者建立起严格的检定过程管理制度,对检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对检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校准、对检定环境的控制和监测等内容展开全方位调控与优化,以确保检定过程保持较高的水准。
3.4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计量监管,媒体加大对计量工作宣传力度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迭代、更新、进步,因此计量检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市场监管部门须立足于计量法,不断加强计量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不断提升计量监管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此外,媒体行业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市场监管要求,加强对计量,尤其是计量检定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在人民群众中普及计量基础知识,为计量事业发展不断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计量仪器检定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管控工作时,可以从对计量仪器的检定方法进行细化管控、提高仪器的综合使用性能以及统一计量法实施细则等几个方面去推进,全方位提升计量仪器检定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为后续数据检测工作提供相应助力。
参考文献:
[1]冉兴旺,马海丹,徐东周.计量筑基为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N].中国质量报,2024-05-21(004).
[2]杨惠敏,杨仁兴.光栅技术及微机在光学计量仪器检定中的应用[C]//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3.
[3]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J].轻工标准与质量,2024(02):15-17.
[4]江龙,周鹏飞,杨丽晶,等.浅谈计量检定封印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运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4(02):138-140.
[5]张育生.强化计量检定标准化管理的措施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4(04):156-159.
[6]黄京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衡器计量检定研究[J].中国质量监管,2023(12):102-103.
[7]黄玉莹,蔡湘安,王凯伟,等.基层计量检定技术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中国检验检测,2023,31(06):3-9+23.
[8]白洪霞.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衡器计量检定研究[J].中国质量监管,2023(11):88-89.
[9]曾丰羽.计量仪器检定中条码技术的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07):205.
[10]田野.条码技术在计量仪器检定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
[11]王美兰.浅谈“条码扫描技术”在计量仪器收发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计量,2012,22(S1):163-164+166.
[12]卫作之.线纹计量仪器的快速自动检定技术[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斌,身份证号:430111198408230311,出生年月:1984年08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省湘潭县,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计量(主要是力值、扭矩)。
论文第二起草人姓名:郭宇,身份证号:430111198302141337,出生年月:1983年0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省衡阳,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磁、流量计量。
论文第三起草人姓名:谭诚,身份证:430103197803014518,出生年月:1978.03.0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南长沙,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