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巴基斯坦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对比研究——以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与大沃风电项目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巴基斯坦 投融资模式 卡洛特水电站 大沃风电项目
正文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融资中,有不少项目具有气候效应,能帮助东道国调整能源结构、建设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减少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投融资模式,选取卡洛特水电站和大沃风电项目作为案例,分析其投融资模式的特点与差异。
一、巴基斯坦的国别营商环境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毗阿拉伯海。作为世界第六人口大国之一,巴基斯坦是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兄弟,是我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也是 “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家。中巴经济走廊更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以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瓜达尔港、产业合作为重点,构建“1+4”经济合作布局,作为南亚的重要国家,近年来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不断推出新政策,吸引外国资本,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当前,巴基斯坦的投融资环境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政策、市场需求、法律法规、国际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等。
根据新华丝路风险评估模型,2022 年巴基斯坦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其他经营风险的评分分别为60分、53分、 52 分、49分和 49分,总体评分为 55分,在 13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 86 位,较 2021 年排名下降 11位。总体来看,中资企业在巴基斯坦开展经营活动面临的政治、经济、安全风险有所上升,预计 2024年巴基斯坦总体投资风险将升高。
注:数据来源:新华丝路数据库
1.政治和经济稳定性
巴基斯坦政治环境相对复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2021年2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意停火,标志着双方关系开始解冻,尽管如此,跨境恐怖主义和长达数十年的克什米尔主权争端仍继续成为双方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此外,巴基斯坦积极维持外交平衡政策,基于经济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中巴双边关系将继续加强。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巴基斯坦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2.经济政策
巴基斯坦政府推行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巴央行保持宽松货币政策,汇率维持贬值趋势,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吸引外资。由于燃料高企和货币疲软带来的进口通货膨胀压力,巴基斯坦自 2022年以来消费者价格通胀仍居高不下,汇率方面,由于俄乌冲突影响和国内政治不确定性相关的负面投资者情绪加速了资本外逃,严重损失了本国货币的价值,2022年2 月至4月巴基斯坦卢比大幅贬值。
3.市场需求
巴基斯坦工业基础薄弱,一是总体规模、行业规模和企业规模不大,二是门类不够齐全。目前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4%,其中,以农业为基础的棉纺织业是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能源、IT业和中小型工业则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部门,随着中产阶级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对基础设施、能源、通信、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需求不断上升,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中巴之间的经济合作,改善了交通网络、能源供应和物流体系。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巴基斯坦的产业竞争力,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5.风险与挑战
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5年间稳步增加,但通涨压力和低储蓄率可能使这种高增长率无法持续,以年增长率4.9%计算,巴基斯坦还需159年才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其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向服务业转变为基础。农业只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20%,服务业占53%,批发和零售贸易占30%。尽管巴基斯坦的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但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如安全问题、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和外债水平等。
6.投资促进措施
巴基斯坦政府设立了投资促进机构,如巴基斯坦投资委员会(BOI),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投资者解决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行业特定政策
电力短缺一直是制约整个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巴基斯坦的电力缺口维持在4000—6000兆伏,部分城市日均停电12小时,农村地区长达18小时。其电力结构依赖化石燃料,约60%的电力供给源于燃油和燃气,给当地带来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短缺,需要长期大量进口国外的石油和天然气,造成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另一方面,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每增加1%,碳排放总量将增加0.226%,对气候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能源和基础设施方面,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特定的激励措施,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权优惠等,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当地政府希望未来可以大力发展其它可再生能源以增加电力供应、改善电力结构。
总体而言,巴基斯坦的投融资环境正处于积极变革之中,政府正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国家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然而,投资者在进入巴基斯坦市场时,仍需要仔细评估各种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一)、项目概述
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区的卡洛特水电站,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巴经济走廊的首个水电投资项目,该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完全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的水电项目,由中国三峡集团为主投资开发,长江设计集团为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两家企业的总部均位于武汉,项目总投资约17.4亿美元,总装机72万千瓦,投产发电后年均发电量32亿千瓦时,可满足当地500万人用电需求。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运用混凝土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混凝土温度的智能动态监控与智能通水,实现节水、节电、节能;大坝施工仿真系统可以做到碾压设备的位置、碾压遍数、振动频率的实时监控与信息上传,节省了人力,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能耗最小。卡洛特水电站建成后,增加了巴基斯坦清洁能源供给,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电站建设过程中,绿色理念也被融入到工程始终。
(二)、投融资结构
卡洛特水电站采用了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方式,意味着贷款的偿还主要依赖于项目本身的现金流和收益。三峡集团作为项目的主要投资者,提供了20%的资本金,剩余80%的资金通过国际联合贷款的方式筹集,源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和国际金融公司,这种结构一方面表明项目发起方对项目的成功持有信心,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分散风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在融资过程中,贷款银团及各参与方对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环境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IFC以超高的国际标准严格把控项目的环评工作。项目融资团队在面对征地移民工作、中西方技术标准和文化差异等挑战时,采取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因其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的执行效率,荣获全球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权威机构IJ Global颁发的2017年度亚太地区水电项目最佳融资奖。
(三)、运营模式
该项目采用BO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三峡集团拥有30年的运营期。期满后,项目将无偿移交给巴基斯坦政府。
建设阶段(Build),三峡集团作为项目的主要投资者和建设方,负责水电站的设计、施工和建设。项目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吉拉姆河上,总装机容量为72万千瓦。
拥有阶段(Own),在建设完成后,三峡集团将拥有水电站的所有权。这意味着三峡集团将对水电站的资产和运营拥有完全的控制权。
运营阶段(Operate),三峡集团将负责水电站的运营管理,包括发电、维护、技术升级等。根据项目协议,运营期为30年。
移交阶段(Transfer):运营期结束后,三峡集团将无偿将水电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移交给巴基斯坦政府。这确保了项目最终的利益归属于巴基斯坦,同时为当地提供了长期的能源供应。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运营模式体现了三峡集团在国际项目中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能力,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BOOT模式为合作国家提供长期、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实践。
三、大沃风电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一)、项目概述
由中国电建集团所属的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巴基斯坦大沃风电项目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以东70公里的Gharo地区,是中巴经济走廊首批14个优先发展的能源项目之一,也是走廊框架下首个完成融资闭合并实现商业运行的中方投资项目,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风力发电技术,配备了现代化的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9.5兆瓦,投资总额1.15亿美元。该项目于2015年3月30日开工建设,2017年4月4日投入商业运行。
作为清洁能源项目,一方面,风电场设计年发电量1.3亿度,可供当地10万个家庭使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电站可运行20年,足以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大沃风电场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对缓解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当地的电力供应能力。
(二)、投融资结构
大沃风电项目由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控股,在2012年5月,收购了巴基斯坦大沃电力公司93.89%的股权,随后在卡拉奇注册成立了中巴合资的中水顾问大沃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大沃风电场开发,该公司以约3120万美元的自有资本撬动了约7880万美元的贷款投资,完成项目的资金准备,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15亿美元,与巴基斯坦电网公司签订了20年的购电协议,采用“成本+回报”的方式确定电价。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发起项目,为项目提供有限担保,利用中信保的海外投资股权保单,将保单收益权转让给银行,获取工商银行的贷款资金,与巴基斯坦政府之间实现风险共担。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通过多个企业间的交互联动,使用有限的投资额,采取杠杆方式,获取足够的资金进行项目开发,缓解了投资压力。
(三)、运营模式
大沃风电项目采用BOO(建设-拥有-运营)模式投资开发,中方股权占比为93.89%,巴方占比6.11%。中国电建西北院是EPC总承包单位,负责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根据BOO模式,项目公司在项目建成后拥有长期的运营权利,没有明确的移交时间限制,与BOOT模式相比,BOO模式下项目公司不需要在特定时间后将资产移交给政府或其他实体。
建设阶段(Build),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在巴基斯坦的子公司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建设,项目包括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
拥有阶段(Own),项目公司中水顾问大沃电力有限公司拥有风电场的所有权。作为项目的投资方,中国电建集团通过其子公司控制项目资产,负责其商业运作。
运营阶段(Operate),项目公司负责风电场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维护风力发电机组,确保其稳定运行,以及管理与电网公司的购电协议等商务活动。
大沃风电项目公司拥有完全的自主运营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自行调整电价和运营策略,由于BOO模式下没有明确的资产移交时间限制,项目公司可以预期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获得持续的电力销售收入。通过BOO模式,大沃风电项目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清洁能源,支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电力供应,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新能源项目中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四、投融资模式对比分析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与大沃风电项目都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能源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都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施了相关的环保措施和社区发展计划,旨在提升巴基斯坦的能源供应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但在技术、建设和运营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运营模式对比
卡洛特水电站的BOOT模式与大沃风电的BOO模式在运营期限和最终产权归属上有明显差异。卡洛特水电站采用的是BOOT模式,通常有一个明确的运营期,最终移交给巴基斯坦政府。
大沃风电项目采用的是BOO模式,没有明确的移交时间限制,项目公司拥有长期的运营权,通过给予投资者更多的自主经营权,调动企业生产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更大的收益。
(二)、资金来源对比
卡洛特水电站资金来源更为多元化,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以及IFC等;大沃风电项目主要采取混合融资模式为项目筹集资金,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发起项目,为项目提供有限担保,利用中信保的海外投资股权保单,将保单收益权转让给银行,获取工商银行的贷款资金。
气候投融资项目往往前期投资成本高且回报周期长,易造成资本流动性差的问题,导致投资压力大,抑制投资偏好。笔者建议可通过融资模式的创新,促进不同类型机构间的合作,扩大融资范围,降低融资成本,加强资本的流动性。
(三)、风险分担机制
两个项目均采用了风险共担机制,但卡洛特水电站通过国际银团贷款分散风险,大沃风电项目则通过股权投资和保险保单进行风险管理。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利用国际银团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支持,这些银行提供的贷款通常具有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偿还期限,有助于降低项目的财务风险;同时,项目吸引了包括中国三峡集团在内的多方投资者,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单一投资的风险。
大沃风电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通过其下属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主要采用混合融资模式,结合自有资本和银行贷款等不同来源的资金为项目提供支持,通过利用中信保等政策性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为项目提供风险保障,降低政治、信用等不可预见风险。
(四)、政策环境利用
两个项目均充分利用了巴基斯坦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都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但卡洛特水电站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有更具体的计划和实践,大沃风电项目则在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方面有更直接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卡洛特水电站和大沃风电项目,可以看出,虽然两个项目在投融资模式、风险管理和政策支持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在其特定背景下采取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充分利用了政府提供的支持政策,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发展。
综合上述基于巴基斯坦的国情现状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比分析研判,建议企业在“走出去”中应充分考虑项目特性、风险承受能力、资金需求和政策环境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投融资模式。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只有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将财政金融制度支持与实施建设能力相结合,才能实现我国气候投融资的长远发展,更加有效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清洁、低碳、安全的经济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1]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ttps://www.beltroad-initiative.com/dawood-wind-power-project
[2]何智超.巴基斯坦电力市场现状及发展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9(15):133-134.
[3]刘艳.“一带一路”项目投资风险源头管控[J].中国外汇,2020(20):46-49
[4]Pakistan ranks fifth on 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https://www.dawn.com/news/1520535
[5]新华丝路数据库.全球项目商机与风险分析系统:https://www.imsilkroad.com/db/#/pbr/index
[6]《中国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案例集》,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