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提升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王蕾

运城学院

摘要

提升高校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是确保高校财务安全和管理规范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介绍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及其监督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为提升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提出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及改善信息与沟通渠道等方面策略,通过这些策略,高校能够有效提高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确保管理和财务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关键词

高校;内部控制监督;有效性;提升策略

正文


引言

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挑战。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运营效率和财务安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还能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然而,许多高校在内部控制监督有效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风险评估不充分等,所以必须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内部控制监督的理论基础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目标

内部控制,是组织为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程序。核心是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减少各种潜在的风险,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内部控制通常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等基本要素。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确保组织的资产不受非法占用或损失,防止盗窃、欺诈及其他非法行为的发生;提供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展示组织的真实财务状况;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减少浪费和冗余;确保组织的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防止因违规行为带来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二)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作用

内部监控控制作业,在整个组织内的控制系统里,对保障机构运作顺流、提高管理品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起到珍贵的功效。它的关键影响,体验在以下几个重点上:

首先,对于避免及时发现控制过程中的弱点和危险,功用不言而喻。通过一些制度化的财务查核和审计动作,监督者能针对财务报告中的误差,或可能存在的不合规行为和控制流程的疏漏,有修改和改进的筹办,并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危险。

其次,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内部控制的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行,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控制措施的实地效果。通过监督,组织能够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识别不合适或不充分的控制环节,优化和调整控制策略,提高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再次,内控监督的实施,有助于提升组织的透明度。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和运营数据,这不仅增强了外部投资者、监管机构及公众的信任,也有助于维护组织的良好声誉和市场形象。最后,内控监督机制可以确保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及内部政策,通过持续的监督,能够保持合规性,避免因法律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1]

二、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遍状况是,在高等学府的内控制度监管落实过程中常有问题,这些困扰着体系的效能和高校管理层次的整体成效。某些学府中,其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尚属浅薄,管理人员及职工对执行这一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足,致内控策略的推行无法到达应有位置。由此的思想认知的缺漏,往往使得内部监管流于形式,未能诠释其存在的实际意义。

对于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的不通畅,也是导致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内部信息系统存在缺陷,或者沟通机制并不规范时,必然会造成相关信息无法准确且及时地传递到决策者或者执行者那里,这无疑会对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再者,缺乏对外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也会造成高校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

三、提升高校内部控制监督有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内部控制监督的效果, 基础在于优化控制环境。这涉及对治理结构的改善,弥补文化建设的短板,以及对人员素质的提升。这三者共同作用,能够使得高校内部控制监督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具体来说,治理结构的完备性是必不可少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将努力方向放在治理体系的健全上,明确组织结构,划分职责分工,设定和改良决策机制。只有治理结构得到完善,其决策支持才会有效,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监督力也就能得到增强。

(二)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适当的风险评测制度,对于高校来说,是审视、衡量,再处理潜在风险的好工具,而且能保护内部控制的成功应用。只有标明风险评估的准则,对风险定期进行评估,又泡制了策略来应对风险,高校才可能搭建起强壮的风险评测机制,这对识别和应对隐患风险,和提高内部监督的效率,无疑是有益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必要建立鲜明、明确的风险评估标准,以保障评估活动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三)加强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

高校要提高内部管控的效力,关键就是要强化各项控制活动的执行力度。这就需要从规范业务流程、增强预算管理和强化资产管理这几个方面入手,才能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具体而言,首先要规范业务流程。高校需把所有重要的事务过程审视一番,并且要对其标准化,明了每一环节的操作方式和工作分工。比如在财务管理、采购流程和人事管理等环节,都要有标准的操作程序,以确保流程遵循的是一套规范,而不是人为的任性。有了完备的业务流程规则,那么就能减轻操作失误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提升业务运营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也要定时检查和更新业务流程,让其始终符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迁。

(四)改善信息与沟通渠道

高效的信息流通和沟通机制,能够增强内部的透明度和协作效率,从而支持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改善信息与沟通渠道,具体策略包括:第一,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高校应该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和系统,比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这些系统可以集成各类业务数据和信息,提供实时的监控和报告功能,帮助管理层及时了解和分析内部控制情况。第二,加强内部信息传递。通过优化内部信息传递,高校能够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的畅通无阻,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问题解决的时效性第三,促进外部信息沟通。有效的外部信息沟通,能够加强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结语

总之,高校内部控制监督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治理结构、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等多个方面。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控制活动执行和改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显著提高内部控制监督的有效性,增强高校的管理能力和财务安全,提升整体运行效率。未来,高校应持续关注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和调整策略,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和财务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建设思考[J].今商圈,2022(23):65-68.

[2]王娜,王钰涵,李志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5):92-95.

[3]杨彩虹.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控制“六位一体”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22(21):145-148.

作者简介:王蕾(19838月生)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大学本科,运城学院计划财务部综合科科长、会计   研究方向:高校内控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