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曹彩霞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财政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012400

摘要

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足、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人员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足、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开度、加强预算管理与执行监督、加强人员培训与专业技能提升、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这些策略的综合实施,可以整体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愈发重要。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转,使其更好地实现社会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进行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确保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对策,希望能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财务制度不健全

许多单位的财务制度往往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细化,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各种不一致和随意性。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使得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还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与腐败现象[1]。这种情况下,单位在制定预算、审批支出和进行财务报表时,容易出现漏洞,进而导致资金流向的不明朗。

1.2信息透明度不足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的公开和披露上存在较大的欠缺,缺乏透明的财务报告机制,使得外部监督和公众监督变得困难。信息不对称不仅影响了公众对单位的信任,也限制了对财务管理的有效监控。透明度不足使得管理层的决策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外部反馈,进而影响了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3预算编制与执行偏差

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依据和严谨的流程。这种情况下,实际支出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往往较大,造成预算执行的随意性。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的严谨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2]。如果预算未能反映实际需求,或者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单位将可能面临资金短缺或浪费的困境,最终影响其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1.4人员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足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与技能提升,导致在财务管理和预算执行中缺乏必要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财务人员在面对复杂的财务问题时,往往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甚至可能在日常管理中出现错误。这不仅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还可能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与误用。

1.5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机制建设不足,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内部控制的缺失,不仅使得财务管理中的不当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还可能导致单位在资源使用上的失控和效率的降低。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与有效性,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合理性。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涵盖预算编制、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和财务报告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流程[3]。制度设计时,应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制度实施与监督中,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制度落实过程中,应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制度的可视化和透明度,增强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2.2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开度

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开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策略。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开财务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透明的财务信息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单位的信任,同时促进外部监督,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制定详细的信息公开计划,明确公开内容、频率和渠道,使公众能够便捷获取相关信息。公开的内容需具体、详实,避免模糊不清。在公开财务信息时,既要关注宏观数据的发布,也要重视细节信息的透明。例如,预算的具体编制依据、各项支出的实际用途和效益分析都应向社会公开,使公众对单位的财务状况有更清晰的了解,进而促进公众对财务决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评价。

2.加强预算管理与执行监督

预算管理与执行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应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确保预算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历史数据、市场变化以及单位发展战略,使预算具备科学性与可行性。预算执行阶段,单位要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设定预算执行考核指标,定期评估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中的偏差与问题[4]。在每个预算周期结束后,单位应对实际支出与预算进行详细对比,找出差异原因,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系统的预算管理与执行监督,单位能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更高的社会效益。

2.4加强人员培训与专业技能

人员培训与专业技能的提升与财务管理有效性密切相关。单位应定期组织财务管理培训,帮助员工掌握最新的财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可以包括财务制度解读、预算编制技巧、财务分析方法等,确保员工具备全面的财务管理能力。引入外部专家举办讲座和指导,分享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与案例,丰富员工视野,激励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改进。为了提升员工的实务能力,设置模拟训练与实操演练,使员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突出的员工应考虑设立激励机制,鼓励他们追求专业进步,激发学习热情,推动积极参与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通过这种全面的培训体系,单位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2.5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

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策略。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需明确控制目标与原则,确保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都在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之下。风险管理方面,单位需定期评估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与应对财务风险。风险管理不仅限于财务数据监控,还应涵盖资金流动、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5]。定期进行审计活动,查找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审计不仅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更是对财务管理规范性的促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全面分析财务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策略,消除各种隐患,进行持续创新,从而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为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蕾.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活力,2024,42(18):82-84.

[2]韩菲菲.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优化策略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4,35(17):64-66.

[3]俞麒慧.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探讨[J].财讯,2024,(15):152-154.

[4]常思宇,刘强,宋晓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24,(06):177-179.

[5]罗益龙.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4,34(12):57-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