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一体化对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谭梅生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财政局

摘要

随着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已成为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路径。预算管理一体化指的是将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评估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管理框架下,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透明化。通过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有效打破信息孤岛,提高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调,进而优化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概念、目标和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通过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可控性、加强预算评估与反馈等途径,显著提升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然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信息化水平不足、协调机制不完善等。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财政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资金配置、财政管理改革、预算执行、政府治理

正文


引言

随着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财政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存在着信息隔离、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财政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未能充分发挥其效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预算管理模式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核心理念是将预算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从预算编制到执行、控制、评估等全流程的统一管理。这一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为政府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财政决策支持,推动了财政资金配置的优化。然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制度、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协调与优化。本文将深入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对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概念与发展背景

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财政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将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评估等多个环节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升。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通常存在信息孤岛、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各部门之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不足,无法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整合与配置。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建立统一的预算管理平台和信息系统,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这种管理模式的引入,不仅为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执行的透明度提供了保障,还提升了预算调整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政府治理结构和财政管理体制的变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财政需求。为了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配置和使用,政府需要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预算管理体系。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为预算管理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信息化平台,政府能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资金配置,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滞留。此外,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也促使政府对预算管理一体化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各国政府纷纷借鉴国际上成熟的财政管理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

预算管理一体化对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打破信息孤岛,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存在部门间信息不畅通的现象,各部门和单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导致资金配置时缺乏准确依据。预算管理一体化将各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统一集成到一个平台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全面掌控,使得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能够共享资源和信息,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

其次,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可控性和监督力度。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中,财政资金的执行往往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导致监督和评估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资金浪费和滞留现象。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信息化平台,实时公开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使得预算执行的过程更加透明,公众和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随时获取财政资金的使用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这种透明度的提升,不仅增强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公众对政府财政管理的信任度。

再次,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强了预算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设,促进了预算资金配置的动态优化。这种评估与反馈机制,使得预算资金的配置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求,避免出现财政资金闲置或过度集中等问题,提升了财政资金配置的精确度和效率。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中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其实施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信息化水平的不足是制约预算管理一体化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现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然而,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信息平台的建设滞后,导致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受到制约。此外,由于各部门和地区的财政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设存在差异,导致信息平台的兼容性和协同性差,影响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效果。

四、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效果,政府应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预算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政府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建设统一的财政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和地区的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此外,应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提升预算编制、执行、评估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其次,政府应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充分交流和协作。此外,应加强部门间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政府应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确保预算资金的配置能够随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通过完善预算评估体系,政府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以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配置和使用。

五、结论

预算管理一体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将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评估等环节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管理框架下,显著提升了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通过增强信息共享、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加强预算评估与反馈等措施,预算管理一体化能够有效优化财政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然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实施也面临信息化水平不足、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提升预算执行的评估和反馈能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预算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将在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鑫.预算一体化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绩效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商情,2025(02):99-101.

[2] 徐子涵,仝永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促进高校整体支出绩效的双重传导逻辑与提升路径[J].财会通讯,2025(04):155-164.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5.04.008.

[3] 韦一滨.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高等院校国库集中支付问题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5(01):162-165.DOI:10.16457/j.cnki.hbhjjlw.2025.01.0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