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姚琦瑜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18

摘要

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管理应用于金融服务中,成功实现对供应链中的资金、信息、物流等进行整合,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提升了资金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数字经济时代其正在发生巨大变革,如何探索更加高效、智能的发展模式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课题。其中,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更能有效发挥其去中心化、透明性和智能合约的优势,帮助控制财务风险,化解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资产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为此,文件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优化应收账款、强化智能合约、开展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加强动态监控与数据验证等措施,以完善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关键词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正文


1. 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分析

作为一种主要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有效整合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促进企业间的资金流动,实现了产业链的长期健康发展。供应链金融将金融服务与供应链管理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包括应收账款融资服务、预付账款等多项服务,成功缓解了供应链中各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资金压力,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在风险共担和抗风险方面的优势,在整合供应链融资途径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快速发展,但因其操作复杂性仍存在多重财务风险,需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金融监管手段等识别风险,实现供应链金融的稳健发展。

供应链金融的财务风险具有结构性、传染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一经发展极易影响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最常见的风险类型,因其高度依赖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若核心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遭遇财务危机,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同时上下游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风险一经发生便经供应链快速传导。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不足或调配不当,因供应链金融多采取应收账款融资、质押融资等短期融资手段,当遭遇回款周期延长或核心企业付款迟延时,资金链极易紧张或发生断裂,从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其利用存货、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容易受到金融市场影响,如大宗商品市场流动性不足或价格降低时质押物无法迅速变现,企业的资金和债务压力激增。法律合规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效力风险、国际跨境合规风险。法律规定往往过于宽泛,实际合同条款约定或程序存在模糊,复杂的跨境贸易国际规则都极易引发法律纠纷,相关的经济政策变动也是导致出现法律合规风险的重要诱因。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流程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因供应链金融涉及银行、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等多元主体,内部操作流程复杂,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监管脱节、流程设计缺陷等问题,容易引发资金挪用或风险失控,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数据泄露、算法漏洞等也将导致严重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利率波动。如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质押物的价格下跌,当贷款额度超过质押物价值时,还款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此外,债务融资风险、宏观政策风险、物流风险等都会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开展,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业务操作流程,加强现代技术应用以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稳定开展。

2. 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显著优化供应链中的金融交易,使得供应链金融朝着智能化和平台化的方向迈进。

区块链技术正在优化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流程,为其数字化转型和平台化管理提供驱动。作为一种数字技术,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和加密算法实现对数据的监管和利用,所谓“区块”是指数据形成的基本单元,每个区块包含交易记录、时间戳、区块哈希值,“链”是指多个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而成的结构,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与后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相连接,哈希值作为加密算法生成的标识符号,确保了每个数据单元的紧密连接,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完整性。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强的优势,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实现了供应链金融体系的高度透明运行。

传统供应链金融在风险防范、数字化程度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财务风险控制实践中是供应链金融高效运行的关键。一方面,因供应链金融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财务风险滋生,而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的特征使得各类金融数据得以及时存储并记录修改痕迹,这一特性使得供应链信息顺畅传递,上下游各企业传递的信息真实准确,各种物流信息、资金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数据集中于区块链平台,以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数据保护助力各企业实现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沟通。当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企业监管与协作加强,供应链的金融风险就相对降低。另一方面,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中能够优化融资服务,提高企业主体参与效率。供应链金融涉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交易环节复杂,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小企业在融资和信息获取方面存在天然劣势,对供应链金融运行体系的参与程度低。而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主体参与到链条运作中,及时上传和掌握其他企业的交易记录等关键数据,实现企业信用的有效传递,各个环节依靠区块链等现代技术自动化开展,中小企业主体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降低,还能从供应链金融中获得更多融资和发展资源。

3.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策略

3.1优化应收账款

目前应收账款融资在供应链金融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面临着数据碎片化、流程低效和风险不可控等问题针对应收账款管理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风险动态管理,确保融资安全。利用区块链技术中的分布式账本记录交易数据,核心企业可通过区块链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区块链上的数字化凭证,并进行线上的确权和登记,避免虚假交易。如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构建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支持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多级供应商之间进行应收账款流转和融资,以区块链记录交易数据并利用核心企业进行交易背书,从而帮助多级企业获得融资服务。同时在实践运行中,需要注意提高各方主体的信任度,加强对资金流、物流等关键信息的数据化处理,及时采集和验证融资数据。

3.2强化智能合约

做好供应链金融的智能合约管理需要从区块链技术嵌入、法律、风险控制等多维度开展。在充分论证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合理性的同时对监管模式进行调整,加大监管力度,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等对区块链数据进行分析,自动生成合规报告或风险预警,及时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避免出现法律或规则冲突。同时开发流程自动化的智能合约如核心企业将应付账款上链,供应商对债权进行拆分并转让给金融机构,由智能合约自动触发放款。在跨境贸易等场景中自动匹配提单等文件,触发跨境支付。

3.3开展多级供应链协同管理

    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优势,将供应链中的所有企业纳入管理范围,如采取联盟链等区块链架构构建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物流方共同维护和参与的供应链金融管理体系,同时采取多级节点设计方法,将企业分为核心企业、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等并赋予不同的权限,在有效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分级共享。如在数据上链和确权工作中,将数据分为采购订单、应收账款等交易数据,货物位置、仓储信息等物流数据,以及企业征信、履约记录和违约情况等信用数据,对数据查看采取授权访问形式,支持下游企业查看核心企业生产情况,核心企业查看中小型企业信用数据,金融机构重点查看融资相关数据。通过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库存积压等问题。

3.4动态监控与数据验证

    以区块链技术为主体,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工作,以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数据孤岛和信用传递困难的问题。首先,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将供应链金融中管理效率较低的生产、仓储和物流数据等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通过区块链将技术加密上链,确保企业源头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核心企业、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的参与主体实时更新数据,形成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有效遏制信息篡改和隐私泄露问题。针对融资过程中的穿透式监管和追踪需求,利用区块链溯源能力追溯上下游企业的真实交易数据,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全流程等进行监控。相应监管机构可接入监管节点,对资金流向、交易真实性等关键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利用区块链的时间戳和哈希值等对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进行验证,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多方对账与确权工作,通过智能合约等自动验收应收账款、仓单凭证。通过多方参与,构建高效透明、数据真实的供应链金融运行体系。

3.5区块链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

    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不足,对此要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加强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以为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灵活的技术实现路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与企业开展合作,为其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并鼓励企业间通过联合技术研发构建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供应链金融合规的监管、引导工作,主动提供政策性支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针对供应链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除了关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保理、动产质押、应收账款、仓单融资等服务,还要针对应收账款多级流转、交易物权凭证数字化处置、跨境支付与贸易融资等重点开展知识培训。企业联合金融机构重点加强区块链开发、智能合约、风险控制等岗位人才的协同培养,为供应链金融管理提供更多跨界人才资源。

结语

    在供应链金融的现代化实践中,区块链技术因其强大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优化了供应链中企业的融资模式,实现了数据安全保护和上下游企业信任协同,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的基础上削弱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企业通过应收账款优化、智能合约应用、动态监控和数据验证等手段成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并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为供应链金融管理创新提供支持。但作为新型的技术类型,未来区块链在持续作用于供应链金融工作创新的进程中,仍需要从技术架构、平台搭建、数据标准统一、法律合规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信心,赋能经济发展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朱方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应用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5,(10):62-64.

[2]陈炯亨,钱左一,季相龙.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温州市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5,(08):129-131.

[3]王思齐.“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25,(03):168-171.

[4]周书灵,王秋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04):32-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