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中的环境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王海红

中煤三建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时候,企业对环境责任的认识与承担就变得越发关键,环境成本核算是评判企业环境活动经济影响的主要方式,其精确度和全面性直接关联着企业的决策制定与持续发展,而且,环境成本信息公布既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投资者,消费者等利益关联方评判企业环境绩效的关键根据。


关键词

企业财务会计;环境成本核算;信息披露

正文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企业财务会计里的环境成本核算以及信息披露成了研究和操作的焦点,在环境成本核算当中,企业不但要精确计量为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而产生的成本,还要把这些成本恰当地放进企业的财务报告里,从而全面表现企业的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至于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则是要企业以公开,标准的方式向公众和利益关联方公布自身的环境成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

1环境成本核算理论框架

1.1环境成本核算的定义与特性

环境成本核算属于企业财务会计体系里针对环境要素造成的各种耗费展开确认,计量,记载和陈述的专门会计活动,其关键之处在于把传统会计没有包含在内的环境影响归入成本范围,既包含为防止环境污染发生所购的治理设备开支,又包含因环境破坏而产生的罚款,赔偿之类的支出,同常规生产成本相比,环境成本有着明显的联系性与隐蔽性,某个环节的环境投入也许会影响到后续多个生产步骤,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转费用就会牵扯到全部生产流程的排放是否合规,某些潜藏的环境成本,像长时间污染引发的生态恢复费用,常常埋藏在平常运作花费当中,很难被轻易剔除掉。环境成本具有持续性、外在性,它可能跨过很多个会计期间,而且有些成本要由大家一同承担,这种独特性促使核算工作要冲破传统会计的时空范围,营造出更有延展性的计量体系。

1.2环境成本核算的范围与构成要素

环境成本核算范围要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流程延伸,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报废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采购环节有符合环保标准的原材料溢价,生产过程包括废气废水处理,清洁能源使用等直接成本,销售和运输阶段要算上绿色包装,低碳物流等相关开支,产品报废之后还会出现废弃物处理,环境修复等后续成本,内容上可分预防性成本和补救性成本,预防性成本像环保设备研发,环境监测系统搭建,补救性成本涵盖污染治理,环境事故赔偿等。环境责任扩展时,核算范围正慢慢把间接环境成本纳入进来,比如因环保政策收紧造成的产能调整损失,或者因为碳排放超标而产生的碳交易支出,这些内容的加入使得环境成本核算更加贴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状况。

1.3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与流程研究

环境成本核算方法要按照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环境影响类型来灵活选取,作业成本法可以把环境成本按照生产作业环节来分摊,准确找出高污染工序所占成本的比例;而生命周期成本法则可以跟踪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环境耗费,给绿色产品设计给予数据支撑,核算流程始于确认环境成本,按照相关性原则判定某个支出是不是和环境有关联;计量阶段要用货币和非货币两种手段并用,对于那些很难直接衡量的生态影响,可以用环境质量指数之类的东西当作替代指标;记录环节要在会计账簿上单独设立环境成本明细科目,保证数据可以查证;最后通过环境成本报表把核算成果表现出来,为内部管理决策和对外信息公布赋予根据。这个流程不是单向前进的,它会随着环境政策和生产技术的变化而改变,让核算方法跟实际的环境成本构成相适应。

2企业财务会计中环境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优化策略

2.1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完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要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在制度设计上,要推进环境成本会计规范细化,明晰环境成本的确认准则和计量办法,像规定碳排放权交易,生态改良之类的新型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手段,企业层面要形成环境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度,把核算要求融入日常财务流程,把环境成本项目单独列出,保证核算工作经常化,技术层面可依靠信息化手段优化核算精准度,采用环境成本管理软件,做到与生产监控系统的数据对接,自动采集废水处理量,能耗等即时数据并转换成成本信息,而且,创建环境成本和传统成本的联动核算机制,剖析环境投入给产品总成本带来的影响,给企业在环保和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给予数据支撑。

2.2提升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质量

想要提升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质量,关键是要创建起标准化与差异化并存的披露框架,行业监管部门可以制订分行业的环境成本披露指引,针对重污染行业,规定其必须披露的主要指标,比如单位产值能耗,污染物排放成本等,对于轻污染行业,则可以设立弹性披露条款,披露的内容既要包含定量信息,又要包含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环境成本金额,构成,还要讲清楚成本与环境绩效之间的联系,像“环保设备投入使得废气排放削减了XX%”等,促使披露形式多样化,采用环境成本报表,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多种载体,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把繁杂的环境成本信息变成直观的图表,创建起披露信息的第三方鉴证机制,让独立机构对环境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备性展开核查,从而加强信息的公信力。

2.3强化企业环境责任意识

要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就要从里到外形成合力,内部来讲,把环境成本控制放进企业战略规划之中,通过企业文化创建塑造“环保即是竞争力”的观念,让管理层意识到精准的环境成本核算有益于避开政策风险,改良品牌形象,在绩效考核当中加入环境指标,把环境成本削减比率,污染物削减成果同部门和人员的绩效挂钩,唤起全员参加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外部来讲,加大环境教育,舆论宣传之类的力度,改善社会大众对企业和环境责任的认识,营造出“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市场压力,行业协会可以定时公布企业环境责任排行榜,对于环境成本核算标准,公布透明的企业予以嘉奖,凭借正向奖励促使企业把环境责任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2.4构建协同监管与激励机制

构建协同监管与激励机制是促使环境成本核算与披露落地的重要保证,要整合环保、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监管资源,创建跨部门环境成本信息共享平台,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核算与披露情况展开联合检查,形成监管合力,针对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能力较弱的状况,给予政策扶持,比如对规范开展环境成本核算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环保补贴等激励,缩减其核算成本。探寻环境成本信息的市场化应用,把企业环境成本披露质量同绿色信贷额度,政府项目招标资格联系起来,让符合规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实际收益,创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把环境成本核算和披露状况放进信用档案,针对失信企业执行联合惩戒,依靠“监管+鼓励”双管齐下的办法,促使企业自动改进环境成本管理水准。

结语

企业财务会计里的环境成本核算和信息披露属于繁杂又重大的课题,这个课题涉及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更牵扯社会长久发展,笔者凭借构建环境成本核算理论框架、剖析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并探讨改良办法,意图给企业赋予一个科学而且合理的环境成本管理机制。可是环境成本核算和信息披露在实际操作中仍旧处在摸索之中。

参考文献

[1]刘士锐.企业财务会计中的环境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J].现代营销,2025,(21):153-155.

[2]王倩倩.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学前托幼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5,(18):173-176.

[3]门雅丽.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托幼一体化”的策略分析[N].黑龙江日报,2025-06-04(008).

[4]莫莉莉.基于语境的高中英语单元词汇教学实践研究[N].广东科技报,2025-01-10(0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