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税四期“以数治税”模式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李文芳,李裕凯,敖然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

金税四期的全面推行标志着我国税务管理正式迈入“以数治税”的新阶段。该模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涉税行为的全周期、全方位监管,极大提升了税收治理的精准性与高效性。然而,企业在面对这一新型征管体系时,也面临税务合规风险加剧、数据透明度提升带来的压力。传统税务风险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环境,亟需重构符合数字化时代特征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

金税四期;以数治税;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正文


引言

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对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金税工程历经多轮迭代后进入第四期建设阶段。“以数治税”作为金税四期的核心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打通税务、工商、银行等多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对企业纳税行为的动态监控与智能分析。在此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税务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方式逐渐失效,税务违规成本显著上升。如何在数据高度透明、监管日益严密的形势下,建立一套适应“以数治税”要求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金税四期“以数治税”模式的技术基础与制度逻辑

(一)金税四期的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

金税四期作为我国税收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其技术架构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的税务管理平台。该系统在底层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结构,支持海量涉税信息的高效处理与实时更新;在中层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实现与银行、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系统的无缝对接;在上层则部署智能风险识别模型与税务监管算法,对企业的发票流、资金流、业务流进行多维度交叉比对与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系统具备了自动稽核、异常预警、行为画像等核心功能,大幅提升了税务监管的精准性与前瞻性,为“以数治税”的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跨部门数据整合与信息共享机制

“以数治税”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税务征管中的信息孤岛,推动税务数据与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深度融合。金税四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打通税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企业财务数据、银行交易记录、进出口信息等关键涉税数据的实时归集与动态更新。这一机制不仅提高了税务机关对企业涉税行为的监控能力,也为企业自身的税务合规提供了数据基础。在此背景下,税务机关可基于全链条数据流开展穿透式监管,识别潜在的税务风险点,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和执法决策,从而推动税收治理体系由事后追查向事前预防转变。

二、企业税务风险形态的演变与新挑战

(一)税务合规风险的升级与扩散

在金税四期“以数治税”模式下,税务机关对企业涉税数据的采集范围和分析深度显著提升,传统意义上的“灰色操作空间”被极大压缩。税务合规风险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或局部行为,而是呈现出跨周期、多维度联动扩散的趋势。例如,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成本费用列支、关联交易定价等环节中的微小偏差,均可能通过系统性数据比对被识别为异常行为,并触发风险预警机制。同时,随着征管系统对业务流、资金流、票据流三者一致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以往依赖人为经验判断的合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监管需求。在此背景下,税务合规风险由点状分布向网状演化,一旦某一节点出现疏漏,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体税务信用评级下降甚至面临稽查介入。

(二)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要求提高

“以数治税”模式的核心在于依托数据驱动实现税收治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这对企业涉税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提出了更高标准。税务机关通过接入企业财务系统、ERP系统及银行交易记录,能够实现对企业经营数据的实时调取与交叉验证。这意味着企业必须确保其申报数据与其实际业务活动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滞后、缺失或矛盾的数据都将被视为潜在风险信号。此外,随着电子凭证归集制度的推进,企业需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以支持外部监管系统的自动抓取与处理。

三、基于“以数治税”背景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重构路径

(一)构建数据驱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在金税四期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必须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变。传统的风险识别方式依赖人工审核与局部数据分析,难以应对税务机关基于全链条数据的穿透式监管。因此,企业应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实时风险监测系统,整合财务、发票、供应链、银行流水等多源异构数据,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模型与风险指标体系。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申报数据与行业基准进行比对分析,识别潜在异常模式,并动态评估各类涉税行为的风险等级。同时,应结合税务机关发布的高风险事项清单,设定预警阈值和自动触发机制,实现风险点的前置识别与分类响应,提升风险防控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二)完善内部控制与税务合规制度设计

面对“以数治税”带来的监管强化,企业需将税务合规纳入整体内部控制框架,构建覆盖全流程的税务风险控制机制。首先,应在业务流程中嵌入税务合规审查节点,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在发生阶段即符合税收法规要求。其次,应建立税务数据标准化管理制度,统一涉税信息采集口径与报送格式,避免因数据缺失或不一致引发监管质疑。

(三)强化税务人员数字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征管手段的智能化升级,传统财税知识已难以满足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税务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税法政策与实务操作,还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与信息系统应用能力。企业应针对不同层级税务管理人员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重点提升其在数据建模、风险识别、系统对接等方面的技术素养。同时,鼓励税务部门与IT部门协同合作,推动税务管理系统与企业ERP、财务共享中心等信息化平台的深度融合,提升税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还可探索设立税务数据分析岗位,专门负责税务风险建模与智能监控系统的运维,从而构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专业化税务团队。

(四)建立动态响应机制与外部协同治理模式

“以数治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传导性,单一维度的应对策略难以有效化解。因此,企业应建立多层次的动态响应机制,涵盖风险预警、快速反应、事后复盘等环节,确保在接到税务机关风险提示后能够迅速启动内部核查并作出合规调整。同时,应加强与税务机关、行业协会及专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协作,积极参与政策解读与反馈机制,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动趋势。此外,可通过共建数据接口、共享风险模型等方式,与税务机关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升税务治理的透明度与协同效率。

结论

金税四期“以数治税”模式的实施不仅重塑了国家税收治理格局,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数据化、智能化的征管趋势,企业必须摒弃传统被动应对的管理模式,转而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以风险为导向的新型税务管理体系。通过制度优化、流程再造与能力建设,企业能够在合规前提下有效降低税务风险,提升税务治理水平,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税收环境中实现稳健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以数治税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J].市场周刊,2025,38(12):41-44.

[2]赵沛然.“金税四期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J].纳税,2024,18(33):49-51.

[3]陈珊珊.“金税四期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纳税,2023,17(25):19-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