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建设路径理论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建设路径
正文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的会计师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以及规模均明显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提升审计质量已成为事务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是,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制约了事务所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认识审计质量对事务所发展的重要性,对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审计质量导向下优化事务所建设路径,以打造较好的品牌形象,获得更高的社会信誉,使事务所能够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会计师事务所建设中审计质量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促进事务所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审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升审计质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突破发展瓶颈,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会计师事务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才能实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1]。因此,事务所应将审计质量作为发展建设的重要导向。
(二)能够促进事务所的业务开展
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能够进一步完善审计组织架构,打造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促进审计方法的优化,推动审计制度改革的深化,从而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而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建设提供核心驱动力。因此,审计质量的提升是事务所开展业务的重要基础。
(三)能够促进事务所社会声誉的提升
提高审计质量也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会声誉,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帮助事务所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源,拓展业务范围,并为事务所业务价值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适应复杂市场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二、审计质量问题分析
(一)未能清晰界定审计权责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未能清晰界定各审计环节的具体权责,且缺乏明确统一的质量标准,客观上影响了责任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在审计底稿审核方面,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内容审核中未能与被审计对象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同,不仅影响了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存在较高的错报风险[2]。同时,一些事务所在审计工作的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测试等环节中没有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致使质量控制复核流于形式,往往仅凭主观经验判断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约束机制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升。
(二)审计流程缺乏规范性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存在盲目承接项目、未能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审计流程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在承接项目时,存在片面追求扩大业务量的倾向,导致忽视了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没有对其进行独立性审查,对项目中的风险因素缺乏充分的了解,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有序性,不仅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而且还会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运营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同时,在审计项目中还存在人员配置与项目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不匹配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三)缺乏事后反思机制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完成审计项目后,缺乏事后反思环节,未能对审计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复盘反思,没有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未能通过对审计重难点环节的深度剖析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审计工作采取应付了事的消极态度,致使实践经验无法成为下一阶段审计工作的改进基础,难以形成解决同类问题的依据,客观上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升,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健康发展。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导向下建设路径分析
(一)加强规范化审计流程建设
为有效提升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规范化审计流程建设,并建立与被审计对象的有效沟通渠道,以及时获取审计工作所需信息。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建设中应建立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审计流程,并对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细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可操作性,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是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审计底稿审核机制,并规范其执行流程,明确规定审计工作程序,并要全面审核审计方法及结论,确保其规范准确[3]。同时,事务所还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信息,以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事务所应对各级复核人员的权限范围以及具体职责分工进行清晰的划分,并要明确复核重点,制定科学的工作底稿归档标准,且应合理设置复核时限。此外,事务所应加强多级复核机制的建设,在高风险项目中应推行独立复核制度。
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与被审计对象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充分了解其实际情况。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均应保持高效顺畅的信息沟通,及时向被审计对象以及相关方通报审计范围、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过程中的难点等,以通过专业沟通渠道有效获取审计证据,并确保证据充分适当,为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审计质量的显著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二)做好充分的审计准备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项目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增强审计质量意识,优化人员配置,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
1.增强审计质量意识
会计师事务所的领导层应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并在审计质量导向下,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且应将其制度化,进而在事务所的规则制定以及资源配置等各环节中充分体现质量管理理念。同时,在事务所内部应加强对所有执业人员质量意识的培训教育,促使其将质量意识内化至审计工作实践中,从而在会计师事务所内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
2.承接审计业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项目前,应注意了解被审计对象的行业特点、实际运营情况以及审计项目的实际要求,全面收集被审计对象的具体经营模式、主要业绩指标、内控环境、在行业中所处地位以及关键风险领域等信息,且应注意收集其过往重大错报等相关历史审计数据,以便为项目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加强对被审计对象在历史运营过程中典型问题的分析研究,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有效,避免出现盲目承接项目的情况,从而为提高审计质量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3.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在审计项目的准备阶段,会计师事务应优化人员配置,确保其业务能力能够满足项目审计要求。事务所应对所有注册会计师人员的执业资格以及业务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人员的总体素质能够基本达到执业标准。在此基础上,事务所应结合被审计对象的具体特点以及审计项目中的实际业务要求,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全面考查项目组人员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以及职业操守,确保会计师团队具备项目承接能力。为建立高水平的审计队伍,事务所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对现有会计师的培训,帮助其及时掌握新会计准则和新的审计要求,了解政策法规动态。同时,事务所应加强专家库的建设,并与先进制造、金融以及高科技等相关行业的专业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配合,以便为复杂审计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积极总结范式审计经验
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项目后评价机制的建设,以有效积累经验,并通过反思为事务所审计工作的改进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在完成审计业务后,项目组应在内部进行经验分享交流,集中研究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的质控部门应指派资深会计师等专业人员指导项目组对审计工作的全流程进行全面的复盘,且主导评价者不得为项目组内人员,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实现对审计证据是否真实可靠、审计程序是否标准规范、重大判断是否科学合理的独立评估,从而准确判断项目组是否贯彻执行了质量控制程序以及其在应对风险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等。在完成评价后,应编写反思报告。在报告中既要对审计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系统性问题加以归纳,还应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建议。事务所则应建立相应的知识库,以收录相关信息,并将其应用于流程优化以及培训等工作。通过多层反思总结为事务所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将激励机制直接与绩效考核相挂钩
为有效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相关联。在绩效考核中应摆脱仅以业务量以及收入作为考核指标的传统模式的束缚,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并适当增加审计质量的权重。在绩效考核中应对审计程序执行的规范性、底稿审核的严肃性、重大事件判断的准确性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全方面的考核评价,且应与客户投诉等反馈信息、监管部门反馈意见等有机结合,提高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关人员及项目组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表彰奖励高质量执业行为,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以促使注册会计师增强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主动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事务所的社会信誉以及品牌形象。
(五)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转型升级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也应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将其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为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在开展审计业务时,事务所可利用自动化监测、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等辅助工具全面获取审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以自动提取其中的关键性信息,深度挖掘数据规律,从而为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在内部管理工作中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审计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实现对审计流程的优化以及对审计标准的动态修整。此外,针对新时期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新型舞弊、信息安全等新风险点,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各类风险的自动识别和预警,以提升审计风险防控能力,从而推动审计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总结
会计师事务所应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特点,将审计质量作为事务所发展建设的指导方向,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充分认识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性,制定统一明确的审计工作流程,规范审计行为,严把审计质量关,并将审计质量纳入到绩效考核范围,以促使事务所的会计师提高责任意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应科学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以更好的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审计需求,为事务所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学峰. 构建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建设路径[J]. 当代会计,2020(3):70-71.
[2] 郭惠芳. 财务报表的智能审计研究--以D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0.
[3] 张馨允. 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D].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