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优化对策的研究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高玉婷

卓资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300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事业单位在社会服务、公共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运转的重要工作之一,激励管理机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乎着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事业单位整体效益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期望对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为发挥事业单位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绩效考核

正文


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1。我国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改革事业单位来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的效率和质量,而人力资源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是摆在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难题,好的激励手段,能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吸引人才,使事业单位在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现状

1.1激励形式

当前事业单位的鼓励方法主要为物质和精神鼓励2。物质上的激励以薪酬福利为载体,以基本工资、奖金、补贴为表现,少数事业单位已经出现了根据工作成绩的优劣给予相应的报酬高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精神方面的激励以荣誉、表彰、奖励、提拔为表现,比如,一些科研事业单位会对做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予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在评定职称的时候有所倾斜等。

1.2激励机制实施情况

大部分事业单位有相关激励制度,并且贯穿在平时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方面根据设定指标对员工进行工作绩效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关奖励,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有所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事业单位在投入激励资源,创新激励措施方面相对走在前列,部分基层事业单位在激励资源有限情况,激励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激励机制缺乏系统性

部分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存在碎片化问题,各项激励措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薪酬激励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脱节,薪酬激励了也未必就能确定未来在事业内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碎片化的激励不会发挥合力,无法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2激励措施单一

在激励手段方面,不少事业单位还停留在物质激励阶段,且手段比较单一3,比如绩效奖金只看任务完成不看工作质量,不谈创新发展等。精神激励除传统的荣誉激励以外,缺乏个性化、多元化的激励手段等。简单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知识型员工都难以满足其自我实现、职业发展等精神层面的需求。

2.3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脱节

绩效考核是实施激励的依据,而目前部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仍存在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过程不够公平公正等现象4,考核指标不反映其所在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责,考核结果不能代表真实的工作业绩,激励导向性不明朗,激励结果存在质疑性,不利于激励作用的发挥。

2.4激励机制缺乏动态调整

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员工的诉求等都在不断变化,部分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缺少动态调整机制。长期采用一套激励机制,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员工对工作回报、职业发展的新诉求,如,随着IT技术的发展,新的岗位不断出现,原激励机制对于担任新岗位的人员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优化对策

3.1构建系统全面的激励机制体系

事业单位要站在战略高度,建立薪酬激励、发展激励、培训激励等激励制度相融的激励体系。事业单位的薪酬建设,在基本生活工资的基础上,加大绩效工资比例,并且将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细化,能充分反映工作绩效。此外,建立员工生涯成长通道,针对不同岗位上的员工,设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晋升标准,确定晋升路径,将薪酬晋升与职业发展相连接,如设立管理、技术、业务等多序列晋升通道,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发展需求。

3.2丰富激励措施

引入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除了传统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增添工作丰富化、工作参与决策等激励,对于创新有能力的员工,设置创新基金,对于创新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工作安排上,根据员工兴趣能力,安排合适工作,在工作中让员工找到一些自我价值感。注重团队激励,对于有贡献的团队集体奖励,团结员工的工作力量。

3.3强化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的协同性

强化绩效考核,做到指标科学、考核公正。针对不同岗位性质和职责,设立差异化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采用360度考核法,上级评价、同事互评、服务对象评价,保障考核客观;将绩效考核结果正确运用于激励之中,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工资调整幅度、奖励等级、是否晋升,使激励成为真正的奖优罚劣。

3.4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专门设置激励机制评价工作组,定期进行激励机制评价,收集员工意见,注意把握行业发展、社会变化,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调整。比如,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岗位职能发生了变化,根据实际变化情况调整绩效考核指标,调整激励措施。根据市场薪酬水平、人才竞争状况,及时调整薪酬结构,调整激励资源投入力度,保持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竞争力。

、结论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完善是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完善激励机制体系、扩大激励方式、强化绩效管理与考核挂钩、建立激励机制动态平衡机制,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实现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做好社会职能公共职能。未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研究与实践仍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丽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投资与创业,2024,35(19):155-157.

[2]逯烨.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4,35(16):185-187.

[3]王昭旭.谈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与优化[J].南北桥,2024(19):67-69.

[4]石岩.新时期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优化探究[J].经济师,2024(8):265-2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