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期刊: 国际市场 DOI: PDF下载

卿小玲

会东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 615200

摘要

为了进一步发挥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在单位中的实施作用,本文针对岗位轮换相关概念入手,明确岗位轮换的基本原则,结合单位的岗位定期轮换情况分析,提出科学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实施策略,满足单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单位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岗位轮换;制度建立;复合型人才

正文

0引言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转变,各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人员频繁流动的风险,尤其是事业单位,由于岗位人员有限,业务量大,倘若出现人员空缺,容易造成严重的工作积压,对整个单位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为单位培育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满足单位岗位空缺时的人才需求。

1岗位轮换制度相关概述

1.1岗位轮换概念

岗位轮换作为机构实施的有计划根据大体确定的期限,使干部(基层职工)轮流担任不同岗位,轮换工种的方式,以此来达到干部(基层职工)适应能力的考察效果,培养人才换位思考意识、提升综合能力的效果,满足在职人才培训需求。岗位轮换在现阶段作为各企事业单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多个机构和单位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从事社保工作的单位,在各股室开展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满足社保工作的实际需求,不但能够为单位培育大量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能缩减单位人才培训成本,降低风险,充分发挥单位的发展优势,培训出跨岗位、跨工种、跨文化的管理人才,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从职工角度来看,岗位轮换制度的实施能够帮助职工找到最佳发展方向,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我价值。

1.2岗位轮换制度应用原则

从理论角度来看,无论任何单位和机构在实施岗位轮换机制时,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当前各机构实施岗位轮换制度情况来看,仍旧需要克服许多阻力与困难,每年大量人事流动都给机构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严重的负担,给单位也带来相应的影响。为此,各机构在开展岗位轮换制度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用人所长。在单位开展岗位轮换制度时,应严格遵循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原则,即“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设定单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时,各部门应制定细致化的长期岗位轮换计划,结合不同职工的特点、能力以及工作兴趣,做好岗位轮换的统筹规划。在满足各部门直接人才有效流动的前提下,确保职工学有所成,提高单位人才利用效率。为了有效确保单位内部组织稳定,还要将岗位轮换制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范围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

2)自主自愿。虽说合理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有助于提升各部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人员满意度,但是结合具体情况来看,实施效果并不相同,为了充分发挥岗位轮换制度的作用,必须做好与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合理沟通,在单位制定岗位轮换制度后,与参与岗位轮换制度的职工进行有效交流,确保职工自愿参与,降低由于岗位变化给职工带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实现岗位轮换制度最大化效果。

3)合理流向。机构在开展各部门的岗位轮换制度过程中,由于各部门承担的岗位职责有所差异,因此对职工要求也各不相同,在进行轮换时不但要考虑各部门工作需求,还要有效发挥岗位轮换职工的才能,确保各部门人才均衡性,有效提升组织机构的效能。

4)合理时间。岗位轮换制度的实施还要全面考虑轮换实施时间,岗位轮换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但只有选择适合的轮换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倘若短期内频繁开展人员岗位轮换,那么容易造成职工心理上的冲击,导致岗位轮换实施效果不理想。为此,一般岗位轮换应考虑在某个部门或岗位上持续工作5年没有任何发展机会的人员开始。

2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对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性

在早期的岗位轮换中,主要是针对某个政府工作单位对内部担任的领导职务以及某些特殊工作性质的非领导职务实施计划性的职位调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岗位轮换制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干部的培养专属手段,而在众多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2.1岗位轮换制度的实施对职工能力提升的意义

各机构职工通常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多年,对岗位工作较为熟悉,但往往缺少对其他岗位工作的了解,从事社保工作的不同股室、不同养老保险险种都是分开工作,岗位人员对其他股室和险种不够熟悉,倘若在内部开展岗位轮换制度,可以让职工具备更多锻炼的机会,了解除了自己工作内容以外的工作,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可以在同个部门里,为职工创造多个岗位历练机会。

2.2岗位轮换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单位各岗位职工由于长期工作在自己的领域中,对各项工作较为熟悉,容易使员工陷入瓶颈期,对手头的工作产生倦怠感,长此以往对工作丧失热情,不利于单位和个人的健康发展。通过积极开展岗位定期轮换制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现象,职工参与岗位轮换活动中可以创造去其他岗位学习的机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多新鲜感,满足职工成长需求。此外,积极开展岗位轮换制度能够培养职工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工作方式也提出更多创新举措,对个人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3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岗位轮换制度的不断实施,得到了各事业单位的广泛重视,以社保工作为例,机构内部积极开展了岗位定期轮换制度,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职工思想认识不足

单位在岗位轮换制度实施前必须充分考虑全方位的问题。其中职工思想认识问题是保证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成效的首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职工长时间处于一个岗位中,对工作环境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每日都做着得心应手的工作,缺乏工作激情,并不愿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做出改变,因此对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的实施存在认识不足,认为轮岗并不是必要的,缺乏自愿参与性,不愿离开原本的岗位“舒适圈”,从而影响单位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的正常推进。

3.2机构岗位特殊性问题

单位在开展岗位定期轮换工作中,由于不同的股室和岗位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每个岗位都具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且每个职工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各不相同,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就表示职工要从事自己并不擅长、从未涉及以及不熟悉的岗位工作,由最初熟悉的工作参与到不熟悉的工作领域,对职工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3.3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执行难度大

单位开展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调整,这也是制度执行难度大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具有创新思想但在执行过程中都会被迫“难产”。因此,创新的思想和形式也必然受一部分群体固化思维所限制,单位职工由于长期处在固化思维下,难以短时间快速接受这种创新的管理手段,因此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执行难度较大,会引发许多员工的消极情绪。

4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的有效实施策略

4.1建立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

单位在实施创新的岗位定期轮换前,应制定一套系统化与可行性的轮岗制度,在职工参与岗位轮换前需要遵循相应的制度。单位制定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需要包括轮换领导小组建立、策划部署、轮岗报名、岗前培训、组织研究、岗前约谈、轮岗预备、轮岗手续、轮岗总结、表彰等制度。具备完善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才能确保轮岗工作有序进行,为单位实际需求提供指引,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为后续的创新工作树立良好的典范作用。

4.2整理筹划,动员部署

1)建立统一的思想,提高人员对轮岗的认识。单位管理人员需要从人员的思想认知着手,确保职工充分理解岗位定期轮换的实施意义,不仅明确岗位定期轮换对单位有益,同时对个人的能力提升与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轮岗能够帮助职工提升总体技能,挖掘职工在单位的价值,让自身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成为多岗锻炼的复合型人才,强化职工的竞争力与胜任力。

2)领导重视,形成合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积极推行单位内部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还要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只有得到领导的支持,才能构建高屋建瓴的轮岗制度。领导基于单位整体发展需求角度考虑,制定具备方向性的岗位定期轮换指导,纵观单位长远发展全局,提出指导性的纲领建议。只有获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才能提高职工参与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得到全体职工的重视与支持,得到全体职工合力,共同完成岗位定期轮换任务。

3)重视实效,保证质量。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开展创新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本质在于当前职工发展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位内部人员稳定性较差,人员流动问题较为频繁,因此积极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希望可以培养单位内部职工多岗胜任能力,为不同岗位培养后备人才,在单位内部出现人员空缺时,可以前期开展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完成复合型人才培训,快速找到填补岗位空缺的人才,承担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因此,在单位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制度时,管理人员应重视职工时效性,加强思想意识上的提升,对岗位轮换执行效果提供科学保障,只有职工接受和自愿参与岗位轮换,才能保证岗位定期轮换有序进行,发挥轮岗最大效力。

4.3职工自主结对报名

为了保障岗位定期轮换制度顺利落实,必须要引导职工自主结对报名,只有建立在职工自主自愿的基础上,才能支持与配合各项轮岗安排,履行轮岗制度,自愿结对报名也是对职工意愿的尊重,让职工感受到单位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提高管理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各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积极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基于社保工作的岗位定期轮换制度建立来说,探讨单位实施岗位定期轮换制度的重要性和问题,并提出科学的岗位定期轮换措施,为单位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单位健康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随伟民,王玲. 定期轮换馆员岗位  提高馆员综合能力[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121.

[2]盖全正. 试论医院会计岗位轮换的必要性[J]. 中国外资,2011,(16):83.

[3]杨瑞涛. 谈中小企业会计岗位轮换制度[J]. 人民论坛,2011,(23):238-239.

[4]赖敏锋. 高校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利弊分析及建议[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04):74-77.

 


...


阅读全文